好久不见。
这封信写给你,也写给我自己。我们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了,我知道你已经不愿再见,也或许已经开启了新的生活。请你放心:这封信不求挽回、不图回应,也不是打扰,而是我在经历很长一段自我剥离、重建之后,对你说的一句“谢谢”,也是对自己的一声“我懂了”。
我们在一起的那段时间,虽然不长,却像一道深深刻进我生命里的痕迹。你是一个极其敏感、聪明、内敛的人,带着强烈的自我保护和温柔的骄傲。我现在才明白,那样的你,其实很难信任别人。但你曾经试着把信任交给我,只是,当时的我,接不住你。
回看那段关系,我意识到很多事情的起点,不在我们之间,而在我自己身上。
我是一个从13岁开始就不断漂泊、迁徙的人。我的童年没有明确的归属感,也没有根。表面上我成长得还算平稳,但内在却始终处在一种无意识的游离状态。成长过程中,我一直在适应环境、迎合期待,从未真正拥有一种稳定、安定的内在土壤。后来我回到惠州,想找一个“归处”,但四年下来,我却又一次在熟悉中失去了活力与方向。
我曾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,甚至是一个“能给别人安全感”的人。直到我们分开后,我才真正意识到,在亲密关系中,我其实是个迟钝、惯于推迟回应、习惯躲进理性和自我空间里的人。我发现自己不懂情绪,也不懂爱。不是不爱,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人——尤其是像你这样细腻、敏感、在关系中极其谨慎地交付自己的人。
我从原生家庭里继承了太多隐性的“冷漠”:我的父亲在外拈花惹草,我的母亲长期隐忍,偶尔崩溃。自小生活在表面“正常”、实则缺乏真实情感交流的家庭里,我学会了隐藏、压抑、迎合,也学会了在关系中先观察、先评估、先退后一步。
这些习惯在和你相处的过程中,变成了我的伤人武器。你也许在很多次沉默里,都在等我哪怕一句“我懂你的情绪”,但我却错过了太多回应你的时机。你越是沉默,我越是自顾自地把注意力转向自己,以为你“没事了”。直到有一天你不再等了,决定离开,我才发现——你是那么努力地靠近我,而我却无力地退了开去。
有一阵子我很愤怒,也很无力——因为我觉得我并没有“做错”什么。后来我才知道,真正的伤害往往不是“错事”,而是“没做”的那些事:没去回应、没去照顾、没去在你不安的时候让你感觉“我在”。
我逐渐意识到,我的天赋和倾向是能共情他人的痛苦,对负面情绪高度敏感,也擅长去包容、接纳和抚慰,而在此基础上,我也常常试图给予引导和现实分析。这种能力让我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多回馈——尤其是有些学生告诉我,我的陪伴和对话比他们接受过的专业心理咨询还有效果,这曾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价值感。
但与此同时,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个明显短板——我对快乐的感知非常迟钝,几乎无法真正参与或分享他人的喜悦,有时甚至会觉得是一种负担。曾经的我并不理解这意味着什么,直到与你的关系中,我才真正看见了它的后果。
回想我们在一起的过程,我想我们最初靠近,是因为彼此都能看见对方内心的脆弱,那些难以启齿的经历与沉默。而你愿意向我敞开,让我有幸进入你的世界,这是我至今都心怀感激的事情。只是后来,我没能继续看见你——不是因为我不想,而是我被自己的一些执念蒙蔽了,忽略了你渴望被理解、被轻松相处、被陪伴在快乐时光中的需要。
我终于明白了,你不只是那个“愿意分享痛苦的人”,你更是一个渴望自由、渴望呼吸、渴望有人一起看见阳光和海浪的灵魂。而我,在你最需要光亮的时候,却只带来了灰色和沉重。
最近我看到一个观点:“确认关系,只是第二次追求的开始。”这让我猛然惊醒。过去的我,在追到你之后,好像就默认你已经“属于我了”,我开始放松、开始理所当然,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亲密关系,需要更多的耐心、关照和持续的安全感,尤其是对于你这样的女孩。
而你不是会轻易表达情绪的人,更多时候是沉默、压抑,然后在某一刻突然崩溃。我记得你哭着说:“好像说出来以后就没那么想要了。”我现在才明白,那句话后面藏着的是一种情感切割——是你对表达失望太多次之后的退缩和自我保护。
而我当时却还是一味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,觉得你太敏感、不体谅我。我们开始争执,开始误解,开始觉得彼此都“不再爱了”。但其实不是不爱了,而是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去爱。
如果说以前我以为爱是努力,是付出,是承诺,现在我开始明白,爱更是一个人是否愿意在琐碎的日常中,不断给予回应、安抚和让对方感觉“我在”的方式。
我没有做到,错过了太多你沉默背后的呼救,也伤害了你曾经靠近我、信任我、交付情感的勇气。是你让我第一次真正开始学习,什么叫做用心经营一段关系,而不是只是“拥有”一个人。
你说过,“说出来以后就不想要了。”我现在理解了,那不是矫情,是心灰意冷,是一次次情绪无人回应之后的自我关闭,是你想保住一点点骄傲的方式,而我当时竟然以为你“不需要安慰”。
你离开的那一刻,是我成长真正开始的一刻。你切断联系、离开旅程、彻底抽身,是你对自己最后的保护。而我在那之后,才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觉醒。
我开始正视自己早年漂泊带来的浮动不安,意识到我内心始终没有扎根;我开始重新定义“爱”到底是什么——不是拥有、不是控制、不是默认的稳定,而是一种日复一日用心回应的选择。
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注定走不到最后。我们太像了——都背负着家庭带来的隐性裂纹,都太需要被爱,却又不敢真正交付爱。
你曾是我遇见的最真实也最复杂的灵魂之一,而我承认,我不曾配得上那样的你。不是因为我不够好,而是我还没准备好成为一个成熟的伴侣。
但现在的我,在缓慢地走向那个方向。
所以这封信,不是为了再续前缘,而是想对你说:谢谢你曾走进我的人生,也谢谢你教会我什么是失去。
谢谢你让我看到一个男人在亲密关系中可以多么幼稚,也可以因此变得多么清醒。谢谢你曾以你最珍贵的方式靠近过我,那些片段我永远不会否认,也不会丢弃。
现在的我,还在重建生活,也还在学着如何不辜负别人的靠近。我希望你也正在被世界温柔以待,有一个真正懂你、听得懂你沉默的人,能给你坚定而安稳的回应。
你值得那样的爱,而我,也终于理解,什么叫做“我真的错过了”。我会把你,安放在我生命中那个很特别的位置。
愿你此生自由、平静、坦然;愿你有选择,有爱,也有坚定的被爱。